文物

革命文物滋养心灵——一个剃须刀架盒

一件件革命文物,无声讲述着“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、新中国是怎么来的、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”,革命文物是历史脚步的最好见证,是历史教科书,都承载着前辈们的光辉历程和奋斗足迹,是先辈留下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。让革命文物“活”起来,引出故事,映出其伟大精

剃须刀 文物 革命文物 游凤镇 彭生 2025-09-17 15:51  4

马雯:利用数字媒体技术,助力文物故事传播

9月16日至17日,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陈列部干部马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,是新疆20世纪重要考古成果之一。作为中华宝藏文物的瑰宝,因有丰富内涵,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宝级文物。

数字 文物 曾震宇 马雯 子川 2025-09-17 15:11  3

数字赋能,让文化遗产“火”起来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,是民族精神的瑰宝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,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损坏、失传的危机。幸运的是,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,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生机,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重新“火”起来。

数字 文化遗产 敦煌 文物 莫高窟 2025-09-17 05:38  5

文物事业发展交出五年答卷

2025年7月,“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主会场活动”在北京钟鼓楼广场举行。活动发布了《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(2025年—2027年)》等,展现申遗成功一年来,北京中轴线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、文化遗产传承利用、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一系列成果。图为人们在

北京中轴线 文物 国家文物局 云飞 荆门市博物馆 2025-09-17 06:43  6

数智里的文物故事|中国古代硬核知识“存储盘”

唐代印刷术未普及,科举考试依赖手抄经典,易出现讹误与版本混乱,唐文宗为统一教材标准,命郑覃等人校勘经典后刻石,确保权威性。“开成石经”是现存儒家石经中保存完好之年代最早者,被喻为“古代版高考教材”。这套“古代知识硬盘”,不仅以“搬砖式存储”击败了时间,更用硬核

古代 硬核 中国古代 文物 郑覃 2025-09-17 01:22  5

用“数字化”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

9月16日至17日,以“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——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古城西安举行。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聚焦“文化遗产数字化”专题论坛。数字化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,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,更在文

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 文物 兵马俑 历史博物馆 2025-09-16 17:33  7